心態決定看甚麼電影
最近戲院正上映以猩猩為題材的電影,宣傳中都是以特技片霸作selling point
不過影評出奇意料的好,指故事十分有意思
不過當中總有觀眾覺得失望
好多時候,當散場後才發覺電影與入場前的期望大有分別時,就會覺得「很失望」、不好看等等感覺,然後開新帖說觀後感
今日就看見有人這樣回應:如果只想睇特技、打鬥,可以睇返變型金剛
有趣的是,很快就有人回應上面的說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生物成長我不如睇異形
恐怖我不如睇恐懼鬥室
打鬥我不如睇番變型金剛(so我有去睇)
最尾講埋傳染我不如睇,生化危機
懸疑我睇恐怖遊倫好過啦
--自問自答--
嘩,咁你咪講哂,咁你唔洗睇啦~
錯,呢套戲既賣點係佢10年前既續戲
我抱著咁大奇望就係睇佢隻馬騮坐監食餅?
睇坐監,我睇力王好過啦~
人瑞,睇過力王咩呀?」
不過影評出奇意料的好,指故事十分有意思
不過當中總有觀眾覺得失望
好多時候,當散場後才發覺電影與入場前的期望大有分別時,就會覺得「很失望」、不好看等等感覺,然後開新帖說觀後感
今日就看見有人這樣回應:如果只想睇特技、打鬥,可以睇返變型金剛
有趣的是,很快就有人回應上面的說話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生物成長我不如睇異形
恐怖我不如睇恐懼鬥室
打鬥我不如睇番變型金剛(so我有去睇)
最尾講埋傳染我不如睇,生化危機
懸疑我睇恐怖遊倫好過啦
--自問自答--
嘩,咁你咪講哂,咁你唔洗睇啦~
錯,呢套戲既賣點係佢10年前既續戲
我抱著咁大奇望就係睇佢隻馬騮坐監食餅?
睇坐監,我睇力王好過啦~
人瑞,睇過力王咩呀?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上面的回應或者是一種方法、一種心態
有人以吃作比喻,觀眾去錯酒樓但想吃西餐,當然沒有西餐吃吧
這當然是沒得吃吧,不過我想知道更多的是,就當作知道想吃甚麼
為何還會去錯地方呢﹖
回到電影,這可是常見的現象,到底觀眾抱甚麼心態、期望入場,是個人的事,不過值得深思的是,是甚麼決定了觀眾的心態、期望﹖
我們知道宣傳是需要selling point,不過sell甚麼point,就是電影公司的意向了
以我為例,那套以猩猩為題的電影,宣傳公司以「科幻、特技片霸」為招徠,加上滿是電影特技的畫面,我沒興趣去看
但後來得知故事表達不俗,這好像意味著我走寶了
看特技應該去看變型金剛、看生物異變應看異形、看傳染應要看生化危機、看cult片應該看伊波拉病毒
如果因為要想看甚麼,而入場看甚麼,那我相信我會錯失好多好電影
雖然記憶含糊,但我相信當年讀電影期間,導師都有向我們提及過,不要帶期望看電影,你只須安安靜靜坐在戲院裡,由電影告訴你,它有甚麼給你便可
再簡化含義,其實即是不需要任何心態決定看一套電影
不過再理論,都是理論,要觀眾沒抱任何心態看電影其實頗可憐,感覺像失去目的看電影
正如我一心想看<生命樹>的故事表達手法,怎料電影太高層次了,手法就學不到了,卻發現原來又是一套關於宗教電影,不過總算見識過就是了
或者通俗一點說,平常心看電影就夠了,我想這樣說應該會容易明白
.
或者通俗一點說,平常心看電影就夠了,我想這樣說應該會容易明白
.
話說起來,同一類都是說關於宗教的哲學電影,為何<廿二世紀殺人網絡>卻又表達得如此精彩、如此深刻呢,我相信宣傳方面以特技作賣點都是原因之一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留言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