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2015-04-13) 最後我跟他講,你果然是一名香港人
今晚跟幾個好耐沒見、一起上堂的同事去吃飯,聚舊起來,相當頗愉快的,而且都留意到身邊盡是典型的香港人
在整個飯局裡,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工作點滴,而在我們6人當中,有一位即將再入學堂,成為見習督察(PI),我們當然為他高興,而另一位同事似乎都有意投考PI
當我們聊到有位朋友現時是消防督察,現住九龍塘逾千呎的宿舍,他似乎又有意想投考
這下有點令人猜疑了,到底他想考邊飯呢?再回想起他今晚的話題,會問下你在有沒獲讚賞、工作得心應手、簽簿簽左幾多、有沒去旅行
「讚賞?冇喎,工作環境不同,自然冇太多野可以做到」
「哦係呀,我返左兩星期工已經拿了complement,而家應該有4張了」
「工作呀,Er...有D吃力呀,唔係話唔得,只是做admin煩複左少少」
「下?! admin好煩咩,黎黎去去都係咁咋喎」
「簽簿?一半咁上下」
「係呀...我差唔多簽哂啦喎」
「旅行唔去住啦,邊有咁多錢」
「呢一年唔去就蝕啦,我那邊有個新同事本來都唔諗住去旅行,但聽完我講之後都去左一轉台灣,我地有一年蜜月期,緊係要去旅行,遲下邊有時間去」
以上的對話只是其中一部份話題,還有如問別人月入比伴侶多會否令對方覺得自卑、你同伴侶開左個聯名戶口,你們每月各自會擺幾多錢落去、你同伴侶出街食飯係咪通常由男方請,女方會否請定AA制(他話他跟伴侶雖然沒特定方式,但在概率計算下,比例大約為2:1)
很明白取下經是好正常的事,然而這些問題其實都頗個人的,而且好似有點偏離了事物本身的原意,而又將自己跟別人對比
點解考督察已經不算是一個問題,但點解連食餐飯都要計住今餐邊個俾下次邊個俾?點解連開聯名戶口都要問放幾多錢入去作二人共同開支(這個真係唔明白,都未同居)?點解每一樣都要計算?
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想法?
生活在香港地,其他東東你可以不認識,但自己的福利一定要知道,最好滾瓜爛熟,不熟悉有如犯下彌天大罪
我遇過不少朋友,為了個人利益,真是好似R穿褲袋般將福利有咁盡拿得咁盡,好清楚自己大假有多少,唔蝕得,蝕左當你仇家咁看待
從少我們就被灌輸一種機械教育:細個讀多D書,第時讀完大學出黎搵多D錢,然後成家立室,建立小康之家,生返一兩個,再灌輸下一代,細個讀多D書...
人大左,緊係要結婚啦,我鋪定架啦,28歲一定結婚,唔早架啦,結婚有宿舍呀嘛,緊係唔好執輸,福利黎架嘛,生多幾個仔女,拿高D分排前D,仲快點拿到
在我寫《回到起步時》劇本時,我不停反覆想著同一個問題,除了錢,香港人還有甚麼?
香港的教育、文化,教育了我們甚麼﹖
又其實,那些看來對自己沒信心的人,他們感不感覺到自己的靈魂﹖
最後我跟他講,你果然是一名香港人
在整個飯局裡,大家都在分享自己的工作點滴,而在我們6人當中,有一位即將再入學堂,成為見習督察(PI),我們當然為他高興,而另一位同事似乎都有意投考PI
當我們聊到有位朋友現時是消防督察,現住九龍塘逾千呎的宿舍,他似乎又有意想投考
這下有點令人猜疑了,到底他想考邊飯呢?再回想起他今晚的話題,會問下你在有沒獲讚賞、工作得心應手、簽簿簽左幾多、有沒去旅行
「讚賞?冇喎,工作環境不同,自然冇太多野可以做到」
「哦係呀,我返左兩星期工已經拿了complement,而家應該有4張了」
「工作呀,Er...有D吃力呀,唔係話唔得,只是做admin煩複左少少」
「下?! admin好煩咩,黎黎去去都係咁咋喎」
「簽簿?一半咁上下」
「係呀...我差唔多簽哂啦喎」
「旅行唔去住啦,邊有咁多錢」
「呢一年唔去就蝕啦,我那邊有個新同事本來都唔諗住去旅行,但聽完我講之後都去左一轉台灣,我地有一年蜜月期,緊係要去旅行,遲下邊有時間去」
以上的對話只是其中一部份話題,還有如問別人月入比伴侶多會否令對方覺得自卑、你同伴侶開左個聯名戶口,你們每月各自會擺幾多錢落去、你同伴侶出街食飯係咪通常由男方請,女方會否請定AA制(他話他跟伴侶雖然沒特定方式,但在概率計算下,比例大約為2:1)
很明白取下經是好正常的事,然而這些問題其實都頗個人的,而且好似有點偏離了事物本身的原意,而又將自己跟別人對比
點解考督察已經不算是一個問題,但點解連食餐飯都要計住今餐邊個俾下次邊個俾?點解連開聯名戶口都要問放幾多錢入去作二人共同開支(這個真係唔明白,都未同居)?點解每一樣都要計算?
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想法?
生活在香港地,其他東東你可以不認識,但自己的福利一定要知道,最好滾瓜爛熟,不熟悉有如犯下彌天大罪
我遇過不少朋友,為了個人利益,真是好似R穿褲袋般將福利有咁盡拿得咁盡,好清楚自己大假有多少,唔蝕得,蝕左當你仇家咁看待
從少我們就被灌輸一種機械教育:細個讀多D書,第時讀完大學出黎搵多D錢,然後成家立室,建立小康之家,生返一兩個,再灌輸下一代,細個讀多D書...
人大左,緊係要結婚啦,我鋪定架啦,28歲一定結婚,唔早架啦,結婚有宿舍呀嘛,緊係唔好執輸,福利黎架嘛,生多幾個仔女,拿高D分排前D,仲快點拿到
在我寫《回到起步時》劇本時,我不停反覆想著同一個問題,除了錢,香港人還有甚麼?
香港的教育、文化,教育了我們甚麼﹖
又其實,那些看來對自己沒信心的人,他們感不感覺到自己的靈魂﹖
最後我跟他講,你果然是一名香港人
留言
發佈留言